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部分基层干部仍然顶风作浪,未能真正约束自己,“吃拿卡要”、“私吞截留”、“优亲厚友”等现象时有发生。原本为老百姓服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干部演变成了“以权谋私”、“败坏农村风气”让人感到厌烦的“苍蝇”。一些群众说:“我希望以后的农村风气也能变一变,村干部更廉洁一些,让我们老百姓心情也舒畅一些”。这告诉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不仅要强主干,还要抓枝叶,基层廉政建设直接关系“三农”,农村腐败问题不容忽视。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腐败现象的多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十八届中纪委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的“进军令”。对基层贪腐违纪问题严肃查处,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落实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基层干部正常工作开支无可厚非,毕竟村务繁多,但是假借“村干部”这个名义行“不正之风”,让“动歪脑筋”的念头大行其道。百姓的切身利益就会直接受损,同时污染了农村社会风气,挥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动摇了党的执政基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农村腐败问题花样百出,乱象丛生。一方面是因为村干部“位微权重”,他们处在权利体系的“神经末稍”,却掌握了众多资源,加上一些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法律观念落后,认为当村干部是为了从中捞取好处,于是一些素质不高、工作经验欠缺、能力不强的人争先恐后竞选村干部,想着利用手中的权利大搞腐败,无所顾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制度存在漏洞,存在灰色地带,村干部利用这些政策空白处做文章,比如,克扣侵占“三农”资金,打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些钱不能存入个人账户”的“帽子”,将集体经济公饱私囊。
有的街道村镇自从实施了村干部和直系亲属“十公开”制度后,常有村干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的事现在没有了;以前村民之间发生纠纷时,有的不占理还扬言“亲戚在市里当干部,能把他怎么样”,现在也没人这么说了。这些事情充分证明,农村反腐具有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反弹的特点,我们不能有“歇歇脚”的思想,农村腐败问题应持续聚焦,对于违纪苗头和小问题要及时处置和教育,让他们“红脸出汗”。
庄子曾言:“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农村腐败问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久发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廉政意识,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做好农村反腐的“排头兵”;其次需要形成长效监督机制,常态化督查,打击基层干部的侥幸心理,对于农村腐败问题重拳出击,做到杀一儆百,让其无处遁形。只有攻克农村这座小山,才能造就国家的这座大山;只有治理农村这条小河,才能成就党的汪洋大海。党风廉政教育要持续向基层发力,全体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心协力打赢农村反腐这场硬仗,为“两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