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城固县在开展“县长直播带货”活动中,一份“要求全县干部最低消费50元”的相关文件受到了舆论广泛关注。
2020年作为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叠加前期新冠肺炎疫情对地方农产品销售的负面影响,一些贫困县长登陆直播平台,当起了“网红”。这种“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不仅能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还能为贫困群众的产品销售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但是,发文要求下属干部最低消费,显然是一种强制消费行为。这种在消费扶贫中给干部职工下任务、搞摊派的行为,从本质上来看,是领导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是“直播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种不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无法达到双赢,还会因“摊派”过多,注入数据和业绩水分,给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错误的“第一手材料”,势必会形成误导,从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所以,“直播带货”应遵循市场规则,远离权力的过度干预,领导干部除了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外,更要在依法行政,做优产品上下功夫。
“带货”的目的是切实解决难题。如果给干部职工下任务、搞摊派,难免让干部直播带货这一接地气、喜闻乐见的助力脱贫的方式变了味、偏了轨。一方面,带偏的带货难逃“噱头大于内容”“蹭热度”“人云亦云”的嫌疑,成为某些人和单位标榜政治成绩、获取政治资本的手段。另一方面,这种挤压性“摊派”消费清空农产品,势必让带货的农产品成为“热品”,让农民对市场预景估计错误,盲目扎堆跟风种植,造成市场供需杆杠平衡被打破,最终损害的还是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依法行政,以务实的作风为民谋福祉、解难题、办实事。
“带货”要出成绩还得回归本真。“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产品不够“硬核”,那么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促销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打上负面标签;反之,如果产品质量过得硬,必然成为市场“抢手货”、“香饽饽”。所以,领导干部在注重直播营销的同时,更要结合本地区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本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农副产品核心竞争力;要不断丰富农产品的种类、花样,更好满足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打响农产品品牌,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提振经济、促进消费应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依法依规拉动内需,保护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拍脑袋”决策,更不能用行政命令强制消费,坚决杜绝“直播带货”变为“权力带货”。(永定区纪委监委 吕绍甫)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