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这个世界上来,眼前没有什么,只有风景……没有一个足够宽容的心,就看不到一个春光明媚的世界!”读完这条短信,田组长欣然一笑,对我点了点头。我猜想,他要跟纪检新兵讲这短信背后的故事了。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今年8月份说起。上旬,一封来自某镇的匿名信访举报件引起了县纪委监委的重视,举报件中的8个问题涉及扶贫、搬迁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直指该镇某主要领导,县纪委监委随即成立了调查组。
举报件内容条理清楚、见人见事,调查组决定先进行外围取证。然而,经过多轮走访调查,8个问题无一属实。
这个结果让调查组田组长很意外。
“不对……”办公室内,田组长给调查组成员分析情况,“都仔细看看举报件内容……8个问题行文措辞犀利、个个见血,既是基层群众口吻,又在基层情理之中。但是对照我们查否的问题事实,我敢说,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调查组当即调整办案方向,决定寻找举报人,了解背后隐情。
经查,该镇某村村民谢某清在当地享有“法纪代言人”的称号,因此锁定举报件内容是谢某清所拟。
了解到这一情况,田组长决定跟谢某清接触。原来,谢某清妻子在外打工,子女在外上学,常年一个人在家,日常颇有些枯燥,但他通些文理,能写会编,周边群众便请他起草类似申请、证明之类的材料,直到三年前由他起草的一封信访举报件告倒了村干部,原本枯燥的生活便发生了根本转变,经常门庭若市,听取民众“疾苦”,伏案为民“代言”。
见到谢某清的时候,他很热情,照例显得有几分得意,可见“正义化身”的大门确实是敞开的。
“我是县纪委监委的调查人员,今天到你这里来,主要是涉及一个举报件想跟你了解情况。”田组长说明来意。
“哦——,应该的应该的。”谢某清口齿失灵、语无伦次,当即承认举报件是他所拟。
“举报的8个问题你能不能提供相关证据。”田组长接着问到。
“这个——没有,都是听别人说的。”这一问让谢某清的惊慌更加重了一分,脸也红了。
原来,被举报人由于在平时工作中得罪了个别村民,于是他们在上田下地之际找“代言人”倒“苦水”,8个问题虽然都只是凭空的猜疑,但讲的人多了,时间长了,“正义化身”主持公道的“责任心”无限膨胀,这才有了故事的起因。
“仅凭道听途说,虚构事实,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诬告陷害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田组长边说边给他看相关材料。
经过这一番忠告,谢某清着实出了一身冷汗,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并承诺再也不当这“代言人”了。
“那可不行!”一句话把谢某清迷糊得双手直捧脑袋,田组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说道:“还是要当好基层的监督员,只是,要实事求是……”自那之后,田组长还经常为其答疑解惑,谢某清感恩田组长的耐心提醒,彼此成了日常谈心的朋友,经常通过微信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慈利县纪委监委 王彪 田宏章)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