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存畏忌 不畏人知畏己知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王懋 编辑:张交通 2019-08-02 11:53:3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想从政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想从政”。既然选择了为官从政,就要坚决断掉发财念想,弄清“为什么入党、为什么从政、从政干什么”如果再去追求纸醉金迷、荣华富贵,就会为欲望缠绕,被金钱所迷惑,导致心态失衡,陷入泥沼,不能自拔。

  “名节如璧不可污”。名节买不来,珍惜名节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还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这是一道分水岭,反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身处深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时代,党员干部的名节面临诸多考验。有的人什么都有,唯独丢了名节,贪欲无度,到处伸手,最终落得“三观”皆毁、百姓唾弃的结局。

  心安才踏实。“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习近平总书记曾朴素而到位地告诫“当个贪官,整天提心吊胆,幸福感也确实不高,而且很容易得心脏病,睡不踏实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在那儿打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钱怎么拿进去的就怎么吐出来,只是暂时当了个保管员。”曾看到这样的亲情寄语“公家的钱不能动,平安就是最大的福。”

  自由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利益诱惑面前、在抉择关头,多些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境界,多些静观麻雀嬉戏的高度,方才不失为官从政的智慧和境界。身陷围城,被一堵高墙挡住“外面的精彩”时,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和痛彻心扉的愧疚感、负罪感就显得格外强烈和沉重。这也警示干部,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临何种诱惑,共产党员的初心决不可违!

  所以,党员干部面对党纪国法要知畏,面对国家薪酬要知足,面对各种诱惑要知止,如此,方能锤炼出“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的清醒与定力,筑牢清正廉洁这块行稳致远的从政“压舱石”。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