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这么冷,你们还总往村里跑,太感谢了……”高峰土家族乡富垭村建档立卡户陈朝元说。近日来,走进美丽的高峰,党员干部下基层的身影随处可见,在田间地头、在屋场院落、在农户家中,广大干部职工在严实作风的激励下,俯下身子激情干事,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谱写高峰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抓党建,凝聚脱贫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乡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目标,加强乡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三支队伍建设,根据非贫困村实际选派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或脱贫攻坚指导员。对市县派驻到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搞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对本乡镇选派人员加强培训、管理和指导。另外,还将两名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年轻党员干部重用到扶贫站副站长、经管站副站长岗位上,激发干部干事热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了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该乡从党员教育培训抓起,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讨论;把脱贫攻坚纳入党课计划,全年乡、村共组织党课近百堂;自创“三比三做”活动载体,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形式,亮出党员身份,亮明岗位职责,增强党员意识,激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新时代党员群众讲习所作用,16个村举办讲习活动27次,640余人听课。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乡还注重提高党员和支部创业带富能力。2018年,利用农村“四培四带”活动载体,该乡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2人,在全乡5个贫困村里摸排筛选出10人参加全市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为发挥支部带富能力,该乡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五万元。
正作风,压实脱贫责任
“这是我家杀的年猪,你带点回去吧,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这是我给你纳的鞋垫儿,你一定要收下”……在走访的过程中,很多建档立卡户发自内心感谢帮扶干部。
围绕2018年底双星村出列、8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高峰土家族乡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等,强力推进“春风行动”“夏季攻势”“秋季攻坚”“百日冲刺”,扎实开展对标攻坚、项目攻坚、短板攻坚、作风攻坚等四大行动。
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以“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为行动指南,坚持问题导向,抓细抓实各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涉贫信访问题的查处,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进一步提升了全乡党员干部的政治自律意识。
密切联系群众是制胜的法宝。在“一学三讲三帮三扶”活动中,帮扶干部除了宣讲政策、帮扶建档立卡户落实政策外,还自发自费给生活困难的群众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过年物资。问起帮扶干部怎么样,他们会说经常来,对我们很关心。
强基础,拓宽脱贫路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守住民生底线,该乡积极帮助建档立卡户落实扶贫政策,2016-2018年完成173户61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2014-2018年完成315户的危房改造;2018年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寄宿制学生501人生活补助,无“因贫辍学”情况发生;落实贫困户城乡居民医保和特惠保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对没有劳动力无法自主脱贫的93户218人实行了兜底保障,努力帮助建档立卡户实现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乡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可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力度,激发造血功能。2018年,为4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31人申报发展蔬菜、葛根、生猪等家庭特色种养项目,同时上报4家新型经营主体,扩大产业扶贫规模,组织规模化生产,全年各贫困户户均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 此外,举办了中式面点、烹饪等技能培训班,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县工业园组织的招聘,帮助实现就业。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该乡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走访宣传上注重教育引导,鼓励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脱贫。
“好日子是自己干出来的”双星村的卓志安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说以前家里是有上顿没下顿,在政策扶持下,成立了裕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搞起了养殖,现在年收入达十多万元,已远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康乐村建档立卡户卓尚双,2016年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养殖竹鼠,现在已发展到180余只,年收入约5万元,这个六口之家还享受产业、医疗、教育等扶贫政策,他说明年还将扩大规模,说到未来,他满怀信心和期待……(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张倩)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