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慈利县委党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顶层设计,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
着力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夯实干部理想信念之基。
慈利县委党校努力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平台作用,严格管理党校学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校纪氛围,确保主唱旋律不跑调,教育方向不跑偏,确保党员干部培训的严谨高效。一是突出培训重点,强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在各主体班次都开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课。二是打造品牌项目,开展经典著作专题研修。2017年开始,我校在主体班次坚持把马列经典作为主课,在中青班、科干班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集中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5本经典原著,学员普遍认为收获大,总体满意度高达96%,有的学员说,“真信基于真懂,真懂源于真学,真学赖于原著”。
着力在加强党性教育下功夫,筑牢干部为民服务之基。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布局干部党性教育规划。7月,县委党性教育基地建设调研组成立,在县内外认真调研,按照“党委主管、政府主建、党校主办、教育主导、市场主管”原则,建设“一个基地+多个教育点”的网状党性教育基地体系。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干部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分层分类,采用“一班一策”的党性教育实施方案;重视正反典型的案例研讨,让学员在辨析、争论中撞出思想火花,产生思想冲击力;系统设计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路线,组织学员到红色旧居遗址、工厂、农村、社区实地参观学习;增设社会实践板块,安排科级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信访部门实践锻炼,强化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聚焦关键环节,强化干部党性教育的说服力。第一个环节,领导讲课抓引领。落实党政负责同志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同学员座谈的制度,县委领导为党校学员上第一堂课,十八大以来,四套班子领导坚持每年为学员讲党课,亲自为学员进行党性分析动员。第二个环节,互动研讨找问题。通过“三种途径”提炼“三类问题”:学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发现个人问题;分组讨论,发现普遍问题;教师归纳,提炼共性问题。引入党性结构化研讨方式,把党性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聚焦得更集中、更准确。
着力在强化学风建设上下功夫,贯彻从严管理干部新要求一是建章立制,从严管理。
县委党校建立了“告知反馈机制、教育引领机制、自我教育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使用导向机制、预警否决机制”等学风建设六大工作机制。一是严守主课地位不动摇。学校严格审核各类班次课程设置,落实党校教学课时的硬性要求,确保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党纪教育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20%,充分体现主业主课地位。严格规范教师上讲台流程,对于不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教学质量不高的课程,禁止进入课堂。二是严抓学员管理不放松。对少数学员认为来党校就是“聚一聚、玩一玩、看一看”的错误思想认识坚决亮剑,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主体班实行全程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学习期间做到“25个不准”。三是严肃结果运用不落空。坚持党校只有学员,没有官员的理念,通过课堂考勤、上课纪律、自修纪律、就寝率、就餐率、活动参与度和作业完成质量等众多环节进行严格考核,在优秀学员评选中,不搞特权,不看职位,不听招呼,积极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学员的提拔任用。四是严格教师管理不松懈。积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识,加强内部制度梳理和建设,加大制度执行与监督力度,党校干部队伍和班子建设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中共慈利县委党校丁雪融)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