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写一字”折射出作风顽疾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胡蓉 编辑:张交通 2018-11-09 08:46:10
 

  四川蓬安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一则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蓬安县住建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三家企业实际上被分别处以行政罚款1万元,且已执行完毕,但工作人员在后期录入信息时,因工作失误少写了一个“万”,导致网友误会,目前已对相关错误信息进行更改。(10月30日四川在线)

  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多一个“万”字和少一个“万”字,差的不仅是万倍罚款金额,而是千金难买的政府公信力。无独有偶。据中国网报道,4月3日,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发出一份传票,法院书记员竟将“开庭”误写成了“开房”,为此法院主动澄清并要求承办法官和书记员上门向原告赔礼道歉。

  也许少数人会认为就是写错了一个字而已。但传票这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一般说来按照办文流程,要经过拟稿、法官校对、办公室盖章人员再核对后才能送达当事人,而这明显的错误竟然出现在正式送达的法律文书上让人费解。上述两个案例但凡工作人员多看一眼、多审一下,就完全可以规避此类低级错误,但正是缺少这种严谨认真、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才闹出这样一个天大的笑话。

  正式文件、法律文书代表了官方声音和法律的权威,是公众检验公职人员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的一面镜子。这些尚能出现离谱的文字错误,其他工作能干得多么认真多么优秀呢?这不得不让公众对执法规范性打上一个问号,从而直接伤害到法律法规的威严和政府的公信力。

  把少写的字添上去很简单,但要彻底治好背后的“作风病”却很难。近来媒体曝光过很多类似案例,应看到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非简单“工作失误”可以一言带过,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风“顽疾”复发才是最主要原因。都是个别公职人员对工作不上心、不尽责,只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任由低级失误频频发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工作中一时出现小的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态度和作风方面存在问题,却浑然不知,甚至不以为然。尽管相关部门及时查清事实、做出回应和整改,也对经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但这些都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各单位应该对类似问题有所梳理,要把责任压实,以制度约束他们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以严格的问责倒逼作风转变,或许才能真正遏制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针对出现类似错误的单位和个人要常提醒、常警示,不仅追责直接经办人还要打实分管领导、主管领导“板子”,要给全体公职人员种下一颗责任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得从一处处见多了的差错去改正,从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去改进,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定区纪委监委 胡蓉)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