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心系扶贫 情暖金龙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黄建国 编辑:张交通 2018-10-31 17:07:38
 

---慈利县房屋征收办“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在零溪河畔、牛头寨下的金龙村响彻云霄,这是金龙村庆“七一”活动场景。金龙村是县房屋征收办“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村。几年来,房屋征收办以“精准扶贫”为使命,履职尽责,结对帮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焕发了强大能量。

 

不辱使命担当

  慈利县零溪镇金龙村,系原朝阳乡的金龙、潮阳、洪元、三溶四村合并而来,地处慈利东南腹地,以前信息不通,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是典型的贫困村。2016年,县房屋征收办接受县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安排,协助县人防办对该村发展建设予以支持帮助,对原三溶村的2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16人)进行结对帮扶。受领任务以来,征收办党政班子带领7名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示精神,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克服单位小,人员少,业务工作任务重的困难,集聚合力,统筹兼顾,按照用真心、用真情,做实做细精准帮扶的要求,带着责任心、带着感情,认真履行结对帮扶职责,为村级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出力,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尽心尽力帮扶,使昔日贫困的金龙村改变了面貌,结对的28个贫困户全部脱贫。

 

重在精准帮扶

  为了尽快使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县征收办把“精准帮扶”作为重中之重,领导率身垂范,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因户施策,对症帮扶。一是宣传引导,激发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了“庆祝十九大,亲身感受慈利发展速度,体验党的富民政策温度”结对帮扶联谊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五个一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两用两做.三进三送”、“春风行动”、“禁毒禁赌”、“中秋送温暖”等活动,与贫困户“一起同劳动,一起同桌吃饭”。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接地气的活动,提高了帮扶对象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树立了发展的信心,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二是廉政务实,用实际行动打开致富大门。大家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和村组干部一道,一对一结对,一对一施策,与结对帮扶对象一起,共同谋划脱贫计划,共同寻求致富门路,共同调整产业结构。协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进行住房改造,改水、改厕、改变居住条件,美化环境卫生;协助落实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产业扶贫、就业转移劳动力扶贫和小额贷款扶贫等帮扶政策到位。28户中,有4户16人享受易地搬迁住进了新房,9户32人享受了18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13户14人享受了教育保障26250元,5户享受贴息贷款13万元,28户103人享受医疗保障,25户41人享受转移就业帮扶;协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保护、保障贫困户的切身利益。三是助力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几年来,为贫困户送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和帮扶资金总投入达6万余元,户平2000余元;为村级发展建设帮扶资金30万元,协助完成了村、组道硬化44公里,新修机耕道3公里,整修水利设施8座,完成了村部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功在脱贫致富

  几年来,通过结对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村级发展变化显著,造血功能得到提升。该村充分利用“朝阳地缝”旅游资源,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名优特种水果1500亩,特种水产养殖50000尾,年加工红薯粉丝近60余吨,1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朝阳地缝”景区解决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达60余人,全村39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率达90以上,有的步入了致富之路。如原三溶村帮扶对象黄金初,一家6口,“精准扶贫“之前,由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加上送子女读书,债台高筑,苦不堪言,自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以来,他家享受了教育扶贫和就业转移劳动力扶贫等优惠政策的帮扶,现在他本人在慈利县白云居委会复合肥厂务工,月均工资2500元,妻子吴明凤、女儿黄继平均在福建务工,月均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全家人平年纯收入达12000元以上,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现在的金龙,今非昔比,村容整洁、道路通畅、乡风文明、社会治安秩序井然,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人平纯收入从2015年前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余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硕果累累。绿水长流零溪河,青山永驻牛头寨,一片风清气正、繁荣兴旺景象。(慈利县房屋征收办:黄建国)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