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谭元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三湘风纪网 8月27日)
又一医院院长落马,一方面,表明了纪检监察机关重拳打击医疗行业腐败的坚强决心,释放了反腐败斗争不会变风转向、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医疗行业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医院院长已经成为“高危”职业,这一现象值得反思和警惕。
一直以来,医疗腐败被认为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推手,反腐重拳也屡屡对其进行打击。然而,多年来,医疗卫生系统的“贪腐病”却一直久治不愈,甚至演变成一个“顽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4到2016年公布的因贪腐落马的各级医院院长(含副院长)至少有183人。这一数据表明,此前医院院长贪污受贿的情况相当严重。近几年,被通报受贿房子100套、车位100个,素有“双百院长”之称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特别是2018年6月15日,广东省中山市纪委一份长达993字的“超严厉”通报,把中山市博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莹(副处级)贪腐丑恶阴暗的形象展露在公众面前,再次把医院院长这一“高危”职业推向风口浪尖。
这些原本医术精湛、救死扶伤、仁心博爱的佼佼者,一旦成为院长“一把手”后就慢慢“患病”,且久病不治,最后病入膏肓,导致无药可救。究其原因,这些院长的人生蜕变,其“病根”就在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思想道德修养,漠视党纪国法,私欲膨胀,加上特殊的行业特点,走上犯罪道路才成为必然。
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沉重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要治院长们的“病”,必须要善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抓早抓小,将病灶扼杀在摇篮中。“外贴”“内服”两剂良药必不可少。
“外贴”即强化外部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院长在医院自主经营方面拥有很大权力,一些过度伸张的权力尚未得到有效监督。院长们拥有决策权、审批权、推荐权,“一言堂、家长制”现象比较普遍。加强对院长权力的监督势在必行,要出台制度,增强医院运营管理的透明度,让医院权力运行接受社会监督,下大力气约束医院院长过度膨胀的权力。医院每年应该将医院所有收入和支出,向社会公开。盖房子花了多少钱,买设备花多少钱,成本是多少,每年收入是多少,向社会公开了以后,接受公众分析研究中间有没有贪腐。让这一“膏药”始终贴在院长们的头上,警醒,预防,让患病成为不可能。
“内服”即强化自我完善,铸就金刚不坏之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带头人,党员干部,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个人修养,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练就不坏之躯。正确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变,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才能抵御贪腐病菌的入侵。(桑植县纪委监委王辉)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