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敢于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敲警钟”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刘金荣 编辑:张交通 2018-05-22 17:30:40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段家喻户晓的寓言,其寓意是:干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奖惩机制,尽管人越多,办事效率越低,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人越多,越办不成事或者一件好事最后办成了坏事。

  那么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原因很简单,人与生俱来就存在惰性和欲望,和尚也不例外,这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想喝到水,但都不想出力,只想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反观现实生活,我们党的干部也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和尚”,他们有的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遇事扯皮推诿、回避矛盾;有的抱着“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办事慢慢吞吞,上面催一下,下面才往前走一步,上面不催,下面纹丝不动,对工作敷衍塞责、毫不上心;有的奉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处世哲学,遇到问题绕着走,生怕惹祸上身;有的对前来办事的人搞“软拒绝”,不吃不拿也不干;有的抱着“我是权威”的心态,遇事不调查,瞎指挥,甚至蛮干胡来、不讲规则。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如果任由这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风气蔓延,势必导致这类干部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对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不公平。长此以往,会疏远干群关系,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导致党的好政策无法落地,最终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出现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的根源在于这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四个意识”不坚定,从而缺乏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

  党中央深谋远虑,看到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危害, 近日中央对这类风气亮出了达摩斯之剑,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意见》专门提出,要落实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加强干部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警醒和惩戒,很有现实针对性。

  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打赢三大攻坚战依然困难重重,一些改革举措遭遇到了“中梗阻”,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难以落地,这在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影响有很大程度上关系。面对这些问题,组织上要及时敲警钟,理直气壮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说不,为那些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打气鼓劲。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没“市场”,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成为“抢手货”。(张家界市委组织部 刘金荣)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