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他在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就是此地。
草堂北门
草堂大廨,“廨”在古代是官署的意思,也就是杜甫办公的场所
草堂承载了后人浓厚的“尊杜”情结,从大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多处楹联就可以觅得踪影。清代诗人顾复初撰“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追怀先生风骨,寄情于草堂。郭沫若题“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赞为圣哲,遥寄崇仰。
草堂南门,外悬清代诗人、书画家顾复初所撰楹联
诗史堂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工部祠外的对联以“开得宋贤两派”和“远同吴郡三高”高度评价杜甫在历史上的影响
杜甫诗歌发展有四个时期。年少悠游时期,诗歌风格热情奔放、乐观坦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既描写泰山雄伟磅礴,更表达青年杜甫经世济民的雄心壮志。第二时期困居长安,杜甫怀抱仁爱、贵民的政治志向前往长安应考,结果才能不为赏识,十年生活辛酸,目睹百姓艰难疾苦,创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诗篇,其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现实主义诗篇《丽人行》
第三时期战乱为官,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字字泣血之句。后来冒险逃至凤翔,被授为左拾遗。为官期间清廉刚正,以“济时肯杀身”的勇气真言直谏,遭遇贬斥,却仍不改忠义初衷。届时战火连绵,满目疮痍,杜甫有感于百姓悲苦,奋笔创作不朽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还原《春望》情境
游人品读诗歌长廊中的“三别”诗篇
第四时期西南漂泊,也是杜甫在草堂留下身影的时期。辗转十一年杜甫写《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在草堂居住期间就作有240余首,其中传诵最广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产生于草堂,其情甚笃,感人至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提到的“茅屋”,保持了古朴风格
《春夜喜雨》
杜甫铜像,形象清瘦,风骨长存
草堂的一块碑石上镌刻了杜甫所有存世的诗篇名称
雨后的草堂,景色愈发清新悦目
今日的杜甫草堂绿意葱茏,人们从各处赶来,感受草堂岁月沉淀后的宁静,体会杜甫诗中家国天下的广袤。每个来过草堂的人,都被诗人身上爱国赤诚、廉洁无私、忠义正直的品格所感染。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