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规·文化地理】"一帖"传世400载 至今犹记"赶定潭"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江伟民 编辑:张交通 2017-02-07 09:43:35
 

 

  安徽歙县

  安徽歙县原居民多为越国人。因山高地险,偏居一隅,与外界少有沟通。历史沿革中,为避战乱,中原地带的名门望族相继迁入。现在的歙县15大姓就来自中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中原各地文化不断涌入,促成了徽文化的不断繁荣。歙县作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当时徽州一府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歙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是著名的山城、水城、桥城。

  

 

  徽州古城

  

 

  徽州府衙

  徽文化的形成,有其产生的必备条件。其一是浓郁的学习氛围。歙县素有“东南邹鲁”之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中原望族迁入歙县之后,虽已化为农人,但读书人的习性已深埋骨中,他们一边过着朴素清苦的日子,一边严责子孙勤奋读书。自唐以来,共出进士800多人。经济学家王茂荫,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黄宾虹,经学大师吴承仕,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等历代名人在中国文化史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宋、明以来,歙县县域人口的增加和捉襟见肘的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歙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为了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歙县人不得不外出谋生。穷则思变,这一变,引来了徽商的兴起,这是包括新安医学在内的徽文化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三,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歙县作为多个迁入族群而组成的县域,具有多样性的文化形态,这也是歙县至今依旧存在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原因所在。但同一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相互了解和交融中,特别是在程朱理学这一主流思潮的主导下,又呈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性。正是有了诸多因素的存在,歙县乃至整个徽州的文化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定潭“张一帖”,就是新安医学中显赫的一支。

  

 

  新安江山水画廊

  自歙县县城经歙深线往南27公里,就是黄山市现存唯一的客运码头——千年古镇深渡,著名的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正位于此。由深渡往东沿新安江支流昌源河逆流而上3公里,就是定潭村。

  

 

  定潭村

  定潭村九成以上为张姓,相传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之后。其后数百年间,亦有汪、吴、郑等姓氏迁入,只占极少比例。定潭后伴群山,依江而建,景色雄奇而又瑰丽。甚至海拔数百米、上千米高山上还分布有三两人家。在歙县群山中行走,随时可见深山茂林中飘洒出一缕缕炊烟,令人啧啧称奇。

  一个徽州古村落在缓慢的农耕文明的时光里传承千年,一步步走来,它所蕴含的宗族思想、家规家训,在总体方面,大多笼罩上了程朱理学的光环,儒学思想成其本宗。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说,定潭张氏家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处处彰显着这样的由己及人的“仁者”思想。该村自古以来就有张家宗祠,发枝生叶,家族人口众多时,亦有多处分祠出现。历史上,禁渔碑、禁树碑等,都以刻石立字的形式,竖立于村口道旁,成了规范一个家族、一个村落的行为准则。“张一帖”家规家训的形成,历百年风雨,至今依旧闪耀着为人处事的哲学光芒,亦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中产生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思想打磨而成的徽州村落,无疑便是“张一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精进、厚德中和”16字家风家训的沃土。

  “张一帖”自明嘉靖张守仁传至今天,已逾15代460余年。传至13代张根桂时,因子早殃,唯存一女舜华,便打破传男不传女之习俗,使得“张一帖”后继有人。舜华之夫李济仁乃本县小川人,自小习研中医,融合张家传世之技后,更是如虎添翼。夫妇俩志趣相同,日夜揣磨,“张一帖”得以发扬光大。

  清澈的昌源河水绕村而过,自定潭桥下潺潺流淌,奔赴山外的新安江。我的眼前不时浮现一脸愁容的病家,或抱或抬“赶定潭”的景况。“张一帖”,一帖起沉疴,几百年来早已烙进了方圆百里村民的心田里。特别是急难险重之病,在一个医疗条件及其落后的偏僻农村,“赶定潭”,请张家下药,成了患者活下来的希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济仁夫妇携三子一女离开家乡去芜湖弋矶山医院工作,17岁的次子、排行老三的李梃独自留家。李梃要守家,守着祖上的基业,更要为众多的患者守着“赶定潭”的希望。这样的安排,无论是父母还是李梃本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难于接受的。只是,李济仁、张舜华坚持了下来,李梃坚持了下来。这一守,至今已是37年。李、张五子女,都承继了家学,长子张其成、四子李标、五子李梢都是博士。一门三博士,在当地传为美谈。

  守家的李梃或许与博士无缘,而在当地却是“张一帖”第15代的承继者。李梃认为,医者若有大成,必得心无旁婺,勤心学习,十年一日,方有小成。正是因了他承继家学的决心和信心,合格地完成了父母交付他的“守家”重任。

  

 

  新安国医博物馆

  李梃的另一个成就,是在家乡创建了新安国医博物馆。这间占地千余平方的博物馆内藏品颇丰,既有张氏一脉400多年来的方剂著述,也有中医世家之物件器皿,还有村人所送之牌匾锦旗。众多颂匾中,其中一块写着“妙手回春”四字,一看落款为“江月中”,竟是祖父名讳。为了解这段历史,回家问了父亲。方知父亲小时生了肚痈,同为中医的祖父“医不自治”,每天背着父亲“赶定潭”,经李济仁施术医治痊愈后,祖父为谢医家题字而赠。2016年11月,我有幸与李济仁一晤。说起这段过往,知我是故人之后,李大师显得特别高兴。已届耄耋之年的他回忆起了诸多往事,说得最多的还是张氏家风家训。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与家风家训的传承和恪守是分不开的。有了准则,才能规范言行。一家如斯,一国亦是。

  一块颂匾、一面锦旗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共性无疑是相同的。医者仁心,大医真诚,施术救人,终获敬重。

  “一帖”传世400载,至今犹记“赶定潭”。诚哉斯言。(文/江伟民)

♦ 阅读上一篇

♦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