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每次读起这首诗,都会想起母亲种的那一墙丝瓜,在围墙、在树枝、在房檐屋瓦上缠缠绕绕,在我心里凝结成了架,始终未曾塌落过。
小时候,家住乡下。春天过后,母亲就在墙角边,靠墙的树脚下挖些坑,撒上几颗黑褐色的丝瓜籽,轻轻用土埋好,我经常是拿着葫芦做的大水瓢,每个坑浇上满满一瓢水。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理会,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发现墙上、树上爬上了枝蔓,细长的藤丝努力地寻找着向上的力量。待一阵秋风吹起,满墙宽大的绿叶,密密麻麻,挤挤攘攘,把围墙铺得厚厚的,绿了个水泄不通。细嫩的藤蔓伸展出来,末端卷曲,像极了江南女子轻柔的兰花指。绿叶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丝瓜花朵,有的明黄,有的金黄色,阳光下格外耀眼。满墙丝瓜嫩芽,悄悄酝酿着一场秋日盛事。没过几天,丝瓜就已经长成,有的头上还顶着黄花。它们个个像羞涩的儿童,从妈妈的身后钻出来,带着黄色小花帽,怯怯地张望着陌生的世界。一阵风起,有的躲进绿叶瞬时不见了踪影。虽是初秋,蝴蝶、蜜蜂依然盘旋其上,终日唱着欢快的歌谣,舞动着幸福的步调。不知什么时间,一只蛐蛐钻进了花丛,每天早晚,它就不停地唤醒着整个秋天。
没多久,丝瓜开始急不可耐,捷足先登伸长出细细的身体,大大方方垂落在一墙绿叶上,仿佛袅娜的少女,尤其是爬到树上的丝瓜,悬挂低垂,一个个丝瓜像忠诚的士兵,排列整齐,秋风一吹,摇来摇去。满院都是秋天的瓜香,成了我童年最美的回忆。
每次放学回家,母亲就会喊我摘几个丝瓜,我就会踩在凳子上,像阅兵一样,把最长、最嫩的找出来摘下,母亲把丝瓜洗净,给我们做丝瓜汤或者丝瓜炒鸡蛋。碧绿的丝瓜、金黄的鸡蛋,再加上几颗红红的辣椒丝,光看着颜色就已经馋涎欲滴,刚炒好就经常被我和弟弟端着偷偷尝去了不少。
在农村,无论是谁从我家路过,都可以摘下几根丝瓜拿回家的,母亲经常招呼着老少爷们摘一些回家吃。而树上的那些丝瓜,则是等到了冬天,丝瓜由瘦长变得丰腴,碧绿变得暗黄,叶子不在,枝蔓枯萎,直到风一吹能听到丝瓜里面的籽刷拉拉的响,这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做老种。把外皮剥掉,籽粒轻轻就倒了出来,母亲把丝瓜瓤拿来当做洗碗帅锅的厨具。
年龄会随着岁月的变化增加,而那抹或深或浅的乡愁,却一直在梦中停留,写满一叶一花,长满故乡矮矮的墙头……(慈利县广播电视台 雷洪波)
来源:张家界廉政网
作者:雷洪波
编辑:张交通
本文链接:http://www.zjjlz.gov.cn/content/2019/04/26/6418516.html